1) 採購續標不確定: 核心品種若未續中或再降價, 銷量或毛利將下滑. 2) 單品依賴高: 前五品種占比72.6%, 主要單品波動將放大業績彈性. 3) 創新研發不確定: I期與臨床前占比高, 失敗或延期影響長期成長與估值. 4) 費用強度上升: 銷售與研發投入攀升, 若轉化不佳將侵蝕利潤. 5) 渠道與回款: 依賴500+分銷夥伴, 區域擾動或壞帳將影響現金流. 6) 質量與合規: 放量後品質管控難度提升, 召回或飛檢將損害品牌與財務. 7) 競爭加劇: 龍頭與跨國藥企以價格與品牌優勢搶占份額. 8) 原研替代: 原研降價納入醫保後可能直接替代仿製. 9) 政策變化: 醫保與採購規則變動頻仍, 帶來價格與准入不確定. 10) 產能爬坡: 新產線達產若不及預期, 或影響供貨與成本. 11) 政府補助波動: 2024年補助貢獻顯著, 未來下降將壓縮利潤. 12) 估值波動: 當前P/E約41–42倍屬中高分位, 若增長驗證不足, 估值調整風險提升.
0 Comments